違章工廠在農地上矗立二、三十年,卻欠缺有效遏止的方法。環保團體3月檢舉三家興建中的農地工廠至今四個月仍未拆除。6月,農委會釋出跨部會的「違章工廠即報即拆處理專案小組」初步規劃,首波將拆除蔡政府(2016年5月20日以後)任內新增的農地工廠。此二例顯示農地工廠拆除的陳年困境,以及突破的可能。
究竟農地工廠怎麼拆?民間團體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彰化環保聯盟發起一系列工作坊。14日首場由農委會農地利用科科長王玉真、農糧署作物環境科科長李協昌及農田水利處技正張郁麟應邀出席,從資金、法令、公民參與等面向提出說明。
蔡政府上台後新工廠怎麼拆? 專案處理 不配合縣市減少預算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今(2017)年6月中受訪時釋出行政院規劃中的「違章工廠即報即拆處理專案小組」,針對「2016年5月20日」新政府上台後的違建即報即拆,預計今年底前拆除半數新設違章工廠。
不過,今年3月地球公民基金會舉報三間「興建中」的農地工廠,至今都未拆除。該案曾獲得行政院政委張景森高度重視。民間質疑對比現在的「拆不了」,為何有了跨部會專案小組就可以「拆一半」?根據農委會規劃方案,本報歸納為以下四項重點:
一、拆除經費農委會出 限專款專用
農地工廠拆除權責在地方,因涉及地方利益,多年來地方政府提列的拆除預算常被地方議會刪除,造成無錢可拆的局面。
對此,王玉真表示,專案拆除的經費將由農委會支應,限定專款專用交給地方執行,免除經費被刪的問題。
二、清冊公開公民監督 進度一目了然
即報即拆專案將拆多少家工廠?王玉真回覆,應拆工廠的認定程序要很嚴謹,目前還無法具體說明家數,屆時一定會列出清冊並公告,拆除清單會交由地方執行。
環境資訊協會等環團建議成立一個拆除資訊、處分內容、處理進度完全公開、供全民檢視的網站。由民眾參與監督,反而可以免除地方執行壓力。
對此,王玉真表示贊同。如果民眾提報額外的新建違章工廠可否納入清單?王玉真未正面回應,只強調「違章工廠即報即拆處理專案小組」並非唯一拆除機制。
三、強化斷水斷電 避法律漏洞
對於過去的「拆不了」,王玉真說,並不是沒有法,而是沒有執行。根據都市計畫法、區域計畫法,可對違規工廠連續開罰、斷水斷電、甚至刑罰。其中,斷水斷電成本低且效果好,卻很少被採用。這次專案將強化斷水斷電,搭配拆除一起進行。
王玉真解釋,過去並不是沒有處理農地工廠,只是排入待拆後,處理的速度與強度都有問題。這次專案是「即報即拆」,不會再給緩衝時間。不過,拆除手段需事前規劃,例如:哪一類優先拆除,哪一類先執行斷水斷電。
四、地方不拆 中央補助打折扣
執行拆除的權責在地方,即便中央給清冊又給錢,地方政府還是不拆,又能怎麼辦?王玉真回應,除了釐清地方政府不作為的原因並加以協助外,也可從中央補助經費著手。
王玉真解釋,地方許多經費來自中央補助,假定農業單位該作為而不作為,農委會考慮控管地方相關經費補助。也期待經濟部、內政部提出類似政策,中央共同推動地方作為。
蔡政府上任前設立的工廠怎麼拆? 否認就地合法 回歸現有拆除機制
「違章工廠即報即拆處理專案小組」只針對蔡政府任內新建的工廠,各界質疑是否「2016年5月20日」以前的既存農地工廠將不處理並合法化?
王玉真表示,拆除違規工廠必須務實面對政府處理能量,「2016年5月20日」是個停損點,之後會再一步一步往前推。既存違規工廠會依現有查核機制繼續處理。
但政府對既存農地工廠政策並非是全部拆除。王玉真說,針對違規群聚區域,已經無法回復農業使用的土地,將整體規畫並納入國土計畫的城鄉地區。零星分布在農地的工廠應遷入合法區位,讓原土地回復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