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鳥類為何調查不到、風機可當人工魚礁? 海域生態研討會談離岸風電衝擊

2022-08-17 21:37

https://e-info.org.tw/node/234795

 

海上鳥類為何調查不到、風機可當人工魚礁? 海域生態研討會談離岸風電衝擊

 

2022年08月17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選商在即,然而大規模開發始終伴隨生態爭議,不僅海面上的鳥類調查方法剛起步,海面下的魚類資源維繫也是未知數。海保署13、14日舉辦「2022海洋保育面面觀—台灣海域生態守護研討會」,學者點出為何風場業者花錢做調查,卻「大部分鳥隻都調查不到」的怪象,也有學者指出,離岸風場搭配禁漁措施,或可產生類似海洋保護區的功效,「風場內的禁漁範圍越大、管理越嚴格,保護成效就越高。」

 

 

國內目前有126個離岸風場開發計畫,學者擔憂成排風機可能使鳥類增加鳥擊風險,鄰近風場甚至還會有生態衝擊的累積效應。圖為海洋風場(Formosa 1)。資料照。攝影:陳文姿

台灣海峽航道外都是風場 也是國際公認候鳥遷徙線

位在全球九條公認的候鳥遷徙線之一「東亞澳鳥類遷徙線(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EAAF)」,台灣是鳥類遷徙的重要度冬地及中繼站,每年至少有350種、數百萬隻鳥類通過台灣海峽。

由於離岸風機體積龐大,成排的風機可能形成「風牆」使鳥類難以跨越,增加鳥擊風險,因此在我國離岸風場開發進程中,鳥類生態的衝擊與危害時常成為爭議。

台灣風場的停棲海鳥不多,「大部分是來來回回,以台灣海峽作為遷移廊道的候鳥。」台灣大學森林系教授丁宗蘇解釋,因此離岸風電對鳥類生態的衝擊——「風機碰撞」、「棲地取代或喪失」及「遷徙路線障礙」之中,尤以風機碰撞最為嚴峻。

丁宗蘇提到,台灣海峽東半邊除航道以外都是離岸風場的設置範圍,在126個離岸風場開發計畫中,有3座營運、4座正在牽纜、6座進行打樁作業、113座則正在計劃中。然而,環評經常是針對單一風場的個案審查,常忽略鄰近的不同風場間彼此對環境衝擊的累積效應,「會不會是一加一大於二?」丁宗蘇憂心的說。

從零開始 離岸風場探索海上鳥類生態 鳥調起步走

「十年之前我們對於台灣海上鳥類知道的事幾乎等於零。」丁宗蘇提到,近年來國內離岸風電快速發展,國內開始有機會對海上鳥類展開更多調查。

目前台灣離岸風場環評的海上鳥類調查方法分為「目擊調查法」及「水平及垂直雷達調查」,調查頻率為一年10次,包含春、夏、秋季各3次及冬季1次。其中,雷達調查容易低估貼近海面飛行的鳥類,目擊調查則容易忽略高飛的鳥類。

 

 

每年6月持續到8月底、9月中馬祖會成為燕鷗家族遷移的中繼站。圖為大鳳頭燕鷗。圖片來源:陳建志。

另一項目擊調查的隱憂,就是實際觀測到鳥類的難度非常高。丁宗蘇提到,台灣海上鳥類發現頻度僅有每小時19.35隻,而密度則為每公頃0.018隻,遠低於陸域鳥類密度(每公頃10至40隻)。

雖然調查頻率提高,但不同風場間的調查結果卻有明顯差異。丁宗蘇指出,國內通過環評的風場總共僅記錄58種鳥類,且調查到的鳥種、數量等數據都不同,顯示資訊量和調查量並不足夠。

調查方法的分歧 本土化鳥調還缺法制化和強制力

各風場業者的鳥類調查結果為何分歧?丁宗蘇認為與目前仍缺乏本土化的鳥類調查方法有關。現行環評調查,開發商大多宣稱遵循歐洲海上鳥類調查規範「StUK4」,但丁宗蘇說,此方法無法完全適用於台灣,且不少業者其實沒有完全遵照規範內容執行,而得出偏頗、疏漏的調查結果。

例如,「StUK4」中的「快照式調查」要求1分鐘內快速觀察航線兩側300公尺內的範圍,較適合歐洲涼溫帶,跟船行動的大量海鳥,但台灣海上鳥類數量少,且多為過境鳥,按此方法調查,難怪造成「大部分鳥隻都調查不到。」

他指出,我國第二階段的離岸風電開發,根本沒有任何鳥類調查技術規範;邁入第三階段後,海保署雖已針對海洋哺乳類、海龜、蝙蝠及鳥類推出「離岸風場生態調查指引」,也缺乏強制力。

此外,許多通過環評的開發商都會承諾,營運階段也將持續監測鳥類,但丁宗蘇說,實際執行方式並無明確規範,各風場間也難以取得共識,環評審查不能「頭過身就過」,後續的監測工作也應落實。

 

 

海保署13、14日舉辦「2022海洋保育面面觀—台灣海域生態守護研討會」。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學者指風機成人工魚礁、搭配禁漁護生態 施月英:彰化海域濁度高、可能性低

除了鳥類生態,離岸風電開發對沿近海漁業的衝擊也廣受關注。但有學者提出,離岸風場反而可形成保護作用,豐富海洋漁業資源。

「風場內的禁漁範圍越大、管理越嚴格,保護成效就越高。」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退休研究員、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邵廣昭指出,國外研究顯示,基樁式風機的水下基礎等設施可防止漁民在附近用網具捕魚,類似海洋保護區(MPAs)限漁或禁漁的效果,還能形成人工魚礁聚魚及培育魚類資源的功效,符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中的「其他有效的區域保育措施」(OECMs)。

另外,有鑒於我國還沒有沙泥地、大洋及深海生態系的海洋保護區劃設,而離岸風場多位於沙泥海床,邵廣昭認為,如此也有助於在沙泥底棲性漁業資源豐富的台灣海峽上形成OECM。

 

 

學者提出基樁式風機的水下基礎等設施有人工魚礁聚魚及培育魚類資源的功效。製圖:湯翊羚

不過外界質疑,風機設置仍是改變了海洋生態系的樣貌,邵廣昭則指出,風機底座面積小、間距遠,反而有助於正面臨資源銳減的岩礁棲性魚類,並增加原本沙泥底棲性的魚類資源。

是否所有風場都能作為人工魚礁,形成聚魚效應,看法仍分歧。由於彰化海域較平坦,水深又夠深,吸引八成的離岸風場規劃在彰化外海設置,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就指出,彰化海域屬高濁度的泥沙環境,水質條件無法滿足魚礁形成所需的清澈和透光性,「以彰化海域的現況不太可能」。

施月英認為,應該思考其他可協助棲息於高濁度的魚類營造生態系的方式,而非直接將來自國外的人工魚礁相關經驗用於台灣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