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機和白海豚可共存? 外商說能、環團不苟同

2017-08-07 18:27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155801

 

海上風機和白海豚可共存? 外商說能、環團不苟同


 

英國北海風場海上高聳一根根巨大風機。(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2017-08-07 19:33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彰化外海開發綠能風場計畫,環保團體高度擔憂,海上建置風機,勢必破壞彰化外海白海豚生存棲地,衝擊漁民生計,而將在彰化外海投資3個離岸風場的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openhagen Infrastucture Partners,CIP)的台灣區董事長艾卓儒(Anders Eldrup)則認為不會有影響,環團不敢苟同並強調,不可能不會有影響,海洋環境和魚類完全不同,兩地不能相提併論。

  • 高空鳥瞰英國外海離岸風場。(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高空鳥瞰英國外海離岸風場。(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 海上開發綠能,建設海上風機,需有工作船進入海上作業。(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海上開發綠能,建設海上風機,需有工作船進入海上作業。(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人在英國考察的彰化縣長魏明谷,今搭直升機出海,高空觀察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公司正在英國外海建構的離岸風場,了解離岸變電設備組裝和運維碼頭配置狀況。

魏明谷關切海洋生態和漁民生計,他向艾卓儒詢問海上風機是否會對海洋生態和漁民生計造成衝擊,艾卓儒指出,以他們公司在英國北海的開發經驗,並不會有這些問題,在初期打樁前置作業,施設工程在航道外,並不影響原來海域的哺乳動物及魚群,以英國當地離岸風機推動多年的經驗,海洋漁類和海上風機是可以共生共存的,這些疑慮是不存在的。

對此,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反駁投資商的說法並指出,根據國內相關漁類調查,以及政府在雲林、彰化、苗栗外海建構人工魚礁區,彰化外海淺,8成以上都是底棲性魚類,生活於較深海域的表層性魚類約占1%左右,早在2、30年前,漁業署建構人工魚礁區,希望魚兒避開拖網作業區,聚群人工魚礁區生存,結果成效不如預期。

施月英表示,彰化外海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地,近年白海豚族群數量約在65到66隻,繁殖速度趕不上死亡,台灣和英國海域不同,魚群和生態也都不同,國外的經驗並不適用在台灣,投資商認為魚類可和海上風機共存,環團大打問號,從本土研究調查和人工魚礁實驗結果,海上風機和底棲性魚類是不可能共生共存,環團不反對開發綠能,堅決反對在航道內建構海上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