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治理成績出爐 雙北桃高與屏東擠進A段班 百里侯期待修法中的碳費可成為氣候基金財源

2022-10-12 19:51

csr.cw.com.tw/article/42792

 

 

氣候治理成績出爐 雙北桃高與屏東擠進A段班 百里侯期待修法中的碳費可成為氣候基金財源

氣候治理成績出爐 雙北桃高與屏東擠進A段班 百里侯期待修法中的碳費可成為氣候基金財源

能源轉型推動聯盟今日召開記者會公布2022年縣市政府氣候與能源治理評比排名。

能源轉型推動聯盟

距九合一選舉剩不到兩個月,多個公民團體組成「能源轉型推動聯盟」(簡稱能轉盟)5日公布《2022年縣市政府氣候與能源治理評比報告》,為各地方政府首長自2018年就任以來的綠色治理表現打分數。

綠色治理之首台北市,屏東縣領先其他五都、躋身第二

能轉盟評比,全台縣市綠色治理由台北市奪冠, 屏東縣則是非六都中唯一晉升A組、拿下第二名,第三、四、五名分別是新北市、桃園市和高雄市。

此外,因為這次苗栗縣拒絕參與評比,所以未列入排名與報告內容中。

縣市政府氣候與能源治理總排名(C、D組內不排名)

級別

說明

縣/市

A組      

已穩固建立較健全之氣候、能源治理機制,並規劃出具突破性的行動策略和相關計畫

1. 台北市 2. 屏東縣 3. 新北市 4. 桃園市 5. 高雄市

B組

已逐步發展出屬於地方自身的氣候、能源治理策略,但相關路徑規畫尚未完善

6. 宜蘭縣 7. 台南市 8. 台中市 9. 嘉義市 10. 花蓮縣 11. 金門縣

C組

具有一定程度的地方策略思考,但相關治理機制仍較不成熟

新竹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台東縣

D組 被動配合中央計畫,政策設計較缺乏新意與突破 連江縣、基隆市、新竹市、澎湖縣、彰化縣
拒評  

苗栗縣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陳詩婷指出,台北市作為六都之首,預算比其他縣市充裕,在氣候與能源治理策略、淨零路徑擬定、資訊公開程度相對完整。然而在推動綠能發展上,像是設計機制帶動綠能發電等顯得不夠積極,實質的綠能發展績效也較其他縣市弱。她說,能轉盟期許台北市能展現更多企圖和開創性作法。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陳詩婷。圖片來源/能源轉型推動聯盟

非六都之首、全台排名第二的屏東縣,近年來在推動再生能源上展現高積極度與在地策略,包括以線(饋線)找地、以不利耕作區、地層下陷區設置太陽能光電專區,發展沼氣、生質能等多元發電,結合縣內產業型態推動再生能源,並推動防災型微電網等等,都是因地制宜的作法。

在經費的運用上,屏東縣政府以再生能源基金挹注各局處推展再生能源、節電相關工作,並不只仰賴中央補助經費,值得其他縣市參考。但陳詩婷提醒,屏東擘畫在地綠能藍圖的同時,除了綠能業者、地主等直接利害關係人,也希望縣府能設計更多公民參與機制,兼顧非直接利害關係人的權益與社區在地的發展共識,讓能源轉型過程中不遺漏任何人。

排名第三的新北市,容納近400萬人口,是台灣最大城市,溫室氣體排放以住商部門最大宗,其次是工業及運輸部門。整體而言,新北市政府的優勢在於各局處對氣候能源議題較不陌生,由環保局及經發局作為減碳與再生能源的專責單位,「氣候與能源對策政策委員會」作為跨局處整合機制,綠色策略擬定過程中能納入產業及公民團體。

新北市政府計畫利用中央規劃徵收的碳費成立「新北氣候基金」,用於投資設備能效提升及再生能源等,確保行動不因中央預算更動而停擺,對此能轉盟表示,該作法值得鼓勵。

2022縣市氣候與能源治理評比_總排名地圖。圖片來源/能源轉型推動聯盟

過去能轉盟的評比,花蓮總是敬陪末座,今年則拿下非六都第四名。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黃斐悅表示,訪談過程中感受到花蓮縣建設處、文化局與研考處的積極,縣府團隊也開始思考如何在各項政策、計畫中融入永續的思維,「縣府內一級長官也都特別安排SDGs培訓課程,相較以往積極。」雖然民間參與機制和政策企圖心都還有進步空間,但花蓮縣府的轉變仍值得被看見。

地方綠色治理「六大亮點政策」

陳詩婷表示,在這次評比過程中,能轉盟發現許多值得各縣市相互參考學習的亮點政策案例,包括新北市、台中市都藉由智慧住宅的示範場域,建立一套讓市民更容易掌握自身的用電資訊的管理工具,以協助家戶分析用電狀況、即時改善耗電異常,也更有助於民眾參與削峰填谷的尖峰節電措施,讓大量的小型住宅用戶,未來更有機會逐漸成為發揮電力調度功能的重要角色。

新竹縣、屏東縣則優先針對山區、原民部落打造防災型微電網,提升在地的能源韌性與防災能力。

推動公民電廠上,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雲林縣、屏東縣都各自不同策略,有的是結合公有屋頂來推動、有的則是深入社區進行盤點與輔導,雖然各縣市目前案例都不多,但仍值得鼓勵、期待看到持續性的推動。

2022縣市氣候與能源治理評比_政策亮點案例。圖片來源/能源轉型推動聯盟

此外,陳詩婷指出,近年許多縣市開始嘗試節電參與式預算的模式,但多數都流於形式化,有觀察到宜蘭與金門的規劃較具實質意義。

宜蘭縣的農業部門參與式預算計畫,發揮較高程度參與式的效果,以跨局處整合、完善的利害相關人對話、搭配持續性的政策,讓在地社群能夠真正參與在節電政策中。

金門縣則透過開放社區提案的節電行動徵選計畫,鼓勵地方民間組織、社區發展協會等,從自身需求提出節電改造方案或發想節能教育活動提案。

陳詩婷表示,設備汰換補助是地方政府近年最主要的住商節電措施,包括基隆市、彰化縣、屏東縣、澎湖縣、南投縣等縣市,依據自身在地自然、人文等條件,優先針對特定設備進行汰換補助,譬如除濕機、農業照明、祭典照明、冷凍設備等,使有限資源發揮最大節電成效。

另外,新竹市、高雄市皆設置綠能融資貸款方案,協助小型系統商進行融資,或鼓勵中小企設置太陽光電,也十分值得其他縣市參考。

國家永續發展,以城市為首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皪心指出,2050年淨零排放已成為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共識,全球包含倫敦、東京、紐約等,超過1049個城市已加入響應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發起的「Cities Race To Zero」倡議。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皪心。圖片來源/能源轉型推動聯盟

張皪心強調,節能減碳、淨零排放,已經是超越環保的議題,提升為城市競爭力與永續發展的必修課題。地方政府需要有權責充分的專責單位負責統籌因應氣候變遷的減碳與調適策略,並協調跨局處的合作。

公務員的培力也是關鍵,除了中央提供的培訓外,地方政府也可以積極導入相關課程,或是透過締結國際姐妹城市,建立政策交流與學習的多元管道。為了減輕產業因應轉型的壓力,政策需結合產業型態,有更明確的工具進行輔導,並進行碳盤查,整合節電、綠能、儲能等政策。

「強調地方的角色,是因為看到地方是治理民生的重要推手,」張皪心最後強調,地方政府氣候目標的制定和投入的行政資源,應該都要能看重能源使用、綠能潛力等資訊,才能制定因地制宜的政策。


【能轉盟本次評比參與成員】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北總會、台中分會、南部辦公室)、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總部、台北辦公室、花東辦公室)、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台中分會、嘉義分會、台東分會)、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綠色和平、台南新芽、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