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大城風機案 環評決議不應開發

2025-08-15 18:22

udn.com/news/story/7325/8940490

 

彰化大城風機案 環評決議不應開發

 
環境部昨審查彰化大城陸域風機環評案,大城鄉憂心風機影響生活,親自北上表達反對立場。記者李柏澔/攝影

環境部昨審查彰化大城陸域風機環評案,大城鄉憂心風機影響生活,親自北上表達反對立場。記者李柏澔/攝影

 

風機業者擬在彰化縣大城鄉南側海堤內新設3部陸域風機,環境部專案小組昨審查,環評委員認為,風機位址產生的噪音、振動及眩影,恐對鳥類、蝙蝠、養殖場及周邊居民生活產生影響,且與當地居民未取得共識等,最後決議不應開發。

 

環境部昨舉行「彰化大城風場陸域風力發電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第3次初審會議。會前彰化當地居民特地北上陳情,帶著當地農特產大白鴨、地瓜等及抗議標語,指陸域風機將影響養殖業,表達「要生存、反風機」立場。

 

本案開發單位為日威綠能公司,規畫設置的3部陸域風力機組,總裝置容量12.78MW。彰化西港村長陳儀興質疑,風機造成鄰近居民躁鬱症和其他負面影響,不解為何風機一定要建在居民的生活區塊。居民洪新有也說,幾十年前的六輕讓漁民沒辦法工作,漁民不得已上岸種地瓜和養蜆,現在又要讓農民沒辦法生存。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全國7成的蜆,產自彰化大城鄉,年產值約2億元,肉鴨飼養數量約76萬隻、蛋雞約245萬隻,大城鄉更是全國地瓜盛產地。風機設在盛產地,勢必造成產量減少、物價大漲。

 

環委表示,風機眩影不止對住戶有影響,也包含振動對敏感養殖魚種的影響,可行性也應檢討,例如這3支風機是否真的非做不可。

 

經內部討論,環評委員認為,風機及輸配電線衝擊區發現有黑翅鳶、小燕鷗、鳳頭燕鷗、燕鴴及紅尾伯勞等保育類鳥類,而經鳥類雷達調查報告,鳥類軌跡飛行穿越預定風場密度高,且風機設置位置產生的噪音、振動及眩影對敏感受體,如民宅、水產及禽畜養殖業等有加重影響之虞,最後決議本案不應該開發。

 

另外,苗栗縣濱海設有大鵬風場,21部風機營運逾18年,開發單位苗栗風力公司計畫更新改建其中16部風機,環委認為,新機組噪音更大,開發總量體也不見得比較小,要求應就原機組對環境衝擊納入評估,及不納入更新改建的機組強化說明後續規畫內容,並研擬具體可行的噪音減輕措施,決議補正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