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決權致開發成零和賽局 環境部環評總體檢展開公民咖啡廳

2025-02-20 13:25

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957009

否決權致開發成零和賽局 環境部環評總體檢展開公民咖啡廳

 

環境部掌握開發案的「否決權」,多年來陷入環保與經濟開發的「零和賽局」,今年決定推出環評總體檢,將召開公民咖啡廳,希望各界集思廣益,提供解方。(記者吳柏軒攝)

環境部掌握開發案的「否決權」,多年來陷入環保與經濟開發的「零和賽局」,今年決定推出環評總體檢,將召開公民咖啡廳,希望各界集思廣益,提供解方。(記者吳柏軒攝)

2025/02/20 12:25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台灣環評制度獨步全球,由環境部掌握開發案「否決權」,可依環境影響定奪開發行為的准駁,但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長年都未有相關權責,環保團體與開發業者也常在環評會議展開「零和賽局」,對此,環境部將啟動環評30年來總體檢,預計北中南東召開4場公民咖啡廳,收集各方意見,未來不排除修法。

環境部環境保護司司長徐淑芷表示,83年環評立法以來,僅4次小幅修正,原先借鏡美國制度,但台灣獨有「否決權」與「雙主管機關」制度,讓環境部角色一方面被開發單位視為「經濟發展的絆腳石」,另一方面被環保團體認為「經濟部的小弟」等為開發單位效力,公民參與部分也被國際誤認僅環評有,為此啟動總體檢,回應社會需求。

 

徐淑芷認為,國外開發案都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決定,環境部門只是提供環境影響參考,這次啟動總體檢,也將邀各部會參與,討論主管機關應背負的權責與義務,也將檢討優化審查程序、提高行政效率,甚至不排除修法,但環境部目前尚無任何定見與立場,將公開徵詢各方意見,預計今年起召開4場北中南東的公民咖啡廳,以及找專家學者諮詢,再提出環評精進措施草案。

環境部主秘蔡孟裕指出,目前已有人倡議,環評各階段如一階、二階等執行方式,還有公開說明會、主管機關參與、公民參與等意見,過往老舊環評效力等議題也待解決,未來若涉及修法將送立法院,環評案目前有50天審查期得延長1次,開發單位若補件拖2年、5年太久,也有是否續審問題,皆期待各方意見。

另,爭議不斷的協和電廠改建案(四接)環評案,環境部為讓審查該案的環評大會會議順利,昨日首度動用環評審查旁聽要點的規定,限制旁聽人數上限20人,並採抽籤制,環保團體批評此舉倒退,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便認為,環評公民參與不足,發言限制3分鐘,並擔心業者動員搶走抽籤名額,環評應讓各方暢所欲言,可採延續會議制度,環境部不該畫地自限。

對此,蔡孟裕回應,強調環評是專業審查,並非聲量大、中籤率高就可影響,過去環評邀正反兩方發言,但也有第三方民眾自認不正不反,發言被剝奪,因此這次改限制旁聽人數並抽籤,至於沒有當面陳述的意見,也都開放書面,將彙整提供給環評委員參考,最終環評過與不過仍由大會決定。

環境部主秘蔡孟裕也點出,過去老舊環評通過後,沒有退場機制,相關效力問題也希望進行環評總體檢,找出解決之道。(記者吳柏軒攝)

環境部主秘蔡孟裕也點出,過去老舊環評通過後,沒有退場機制,相關效力問題也希望進行環評總體檢,找出解決之道。(記者吳柏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