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維長 / 台北報導
今天(8日)是世界海洋日,環保團體早上在行政院陳情,指出台灣為海洋國家,領海面積是領陸兩倍,而海洋事務涉及環保、食安、能源與經濟等議題,卻缺乏足夠管理機制。海洋專責單位在2015年經立法院三讀通過,至今過了兩年仍無進展,呼籲政府加快腳步成立。
海洋委員會是2015年立法院三讀通過、預計設立的新部門,總管台灣海洋海岸事務。除了原海巡署將降編納入外,也將新設海洋保育署和國家海洋研究院。2016年有立委提案拉高層級改設海洋及漁業部,將再納入航港局與漁業署等單位。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理事長陳秉亨指出,海委會跟海洋部皆屬二級機構,海委會在馬政府時期通過三讀,而海洋部則是環團較期待的理想,但組織更大牽涉較廣,仍希望已三讀的機構能先儘快處理。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表示,環團與學界等單位推動海洋專責部會逾二十年,2015年終於經邱文彥、田秋堇等多位立法委員協商通過,但兩年過去,相關組織仍被擱置。他批評政府效率低落,要求政府盡速組織化,讓台灣在海洋事務做得更完整。

陳瑞賓呼籲林全政府若還值得期待,行政效率就應跟上,針對海洋的專責機構進行籌組。
不只環保,亦涉食安、能源、經濟等議題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秘書長許慧盈指出,海洋事務除了漁業和生態外,還包括能源等議題,其他海洋國家在各議題有不同的專責單位處理,台灣卻是至今還得陳情希望政府盡速成立單位,呼籲全民一起關心議題。陳秉亨補充,海洋單位不僅關乎保育問題,也是經濟問題,目前看到全球暖化和汙染,漁民漁穫量不斷減少,但漁業署的編制,未能看出關於汙染或環境破壞層面下要如何協助漁民發展永續漁業。

施月英披上蚵仔,表示台灣蚵仔和文蛤有一半來自彰化海域,但彰化受六輕廢水影響,卻無水質監測機制。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表示台灣海洋資料嚴重缺乏,不僅有礙保育和永續開發,過去發生油汙和擱淺事件時也因此難以正確判定賠償金額。他強調保護海洋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無論是對白海豚或漁業都非常重要。希望人民向行政院施加點壓力,盡快說明對台灣海洋的保護措施是什麼。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科長林延增代表行政院接下陳情,表示會帶回慎重研議,但無法就時程做正式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