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劃入濕地禁插蚵?彰化縣府:謠言

2018-12-07 13:42

2018-12-07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彰化芳苑、大城濕地有蚵田、螻蛄蝦、文蛤養殖區,並有全台唯一「海牛犁蚵田」的無形文化資產,目前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向政府提案,希望能列為「國家級」濕地來保護,但選舉期間不斷有謠言流傳,甚至傳出「劃為濕地法保護區後,蚵農就不能插蚵仔!」縣府農業處昨天證實表示,這都是謠言!

  • 彰化縣芳苑、大城外海的潮間帶,是國內最大的濕地,有許多蚵農在此養蚵、捕魚。
(記者顏宏駿攝)

    彰化縣芳苑、大城外海的潮間帶,是國內最大的濕地,有許多蚵農在此養蚵、捕魚。 (記者顏宏駿攝)

民團爭取將海岸濕地劃為濕地保護區

彰化海岸濕地跨越芳苑鄉和大城鄉,由濁水溪出海口提供大量的泥質來源,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泥質河口生態系統,寬達六公里的潮間帶中,有超過七百公頃的牡蠣、文蛤養殖區,同時也是大杓鷸等保育水鳥重要棲息地。今年初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向政府提案,盼將此地列為「國家級」濕地保護。

此建議尚未通過,地方不斷有質疑的聲音,甚至「假消息」透過耳語流傳,包括「劃為濕地保護區後,蚵農就不能在外海插蚵仔」、「若有保育野鳥(如黑面琵鷺)停留於蚵田,該蚵田必須拆除」等。

耳語讓蚵農擔心生計 環團籲正視聽

許多蚵農、漁民對劃定濕地保護區感到不悅,讓環保人士憂心。王功蚵藝故事館長余季說,「被劃入濕地保育法施行範圍就不能插蚵仔」的耳語,不斷出現,對執政者非常「傷」,就他了解,漁民、蚵農對濕地法不甚了解,其訊息主要來自政治人物或民代,但這些人也對濕地保育法所知不多,以致農漁民的認知與官方版本有落差。

濕地法「明智利用」漁業行為不受影響

營建署國家公園組組長張維銓表示,濕地保育法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明智利用」,可維持「船照走、魚照抓」的現況,與漁民的生存利益互不衝突。縣府農業處漁業科長丁宜君說,「劃為濕地法保護區後,蚵農就不能插蚵仔」這種說法,絕非事實,目前在濕地進行的漁業行為都可全部保留,縣府人員已多次下鄉說明。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說,濕地保育法的精神是保障農漁民,讓環境永續,人和生態環境共生共榮,但漁民卻視其為「洪水猛獸」,希望內政部能加速推動劃定「芳苑、大城溼地」,不要讓耳語繼續擴散,以免將來淪為「政治問題」。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25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