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報導」本報2013年10月22日台北訊,朱淑娟報導
第八屆NGO河川會議20日在彰化基督教醫院舉行,官方、民間看法一致,都認為唯有落實「國土規畫」,才能找到水資源的長治久安。
不過實際情況是政府單位有太多妥協、民間監督力量也不夠,導致經常進兩步、退三步,離目標漸行漸遠。未來唯有修補各自不足,才能朝向共同目標前進。
現況:國土破碎、水資源困乏
先來談有共識的部分。內政部長李鴻源以「國土規畫與河川治理」為題分析,台灣是「多雨的缺水國」,河川是別人的100倍陡,一滴水從石門水庫下來6小時就出海,老天每年給台灣900億噸水,但卻留不住。
此外他提到國土及水庫集水區超限利用的問題,以南投縣清境為例,營建署調查有九成非法使用,土質鬆動,人為汙染、土砂沖刷入萬大水庫,目前水庫淤積已到了「不可能清淤」的地步,也就是幾乎已經沒有供水能力。
不只萬大水庫,他提到許多水庫淤積已達三分之一,多數水庫沒有排砂設計,所有可以蓋水庫的壩址差不多都用完了,「如果未來台灣水庫容量只剩一半要怎麼辦?」另外台灣目前地層下陷範圍有1000平方公里,淹水問題、水汙染問題、灌排不分離,工廠把廢水排入灌溉渠道導致農田汙染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水資源可能不足是一個問題,洪水帶來的災難又是另一個問題。李鴻源提到,台灣是個多地震地區,類似九二一造成南投石岡壩毀壩的災情絕對會再發生,今年發生在南投規模六的地震如發生在台北市,「至少要打掉4000棟房子」。 完美方案 就缺去做
李鴻源提出的方案之一是做「地理資訊系統」、「災害潛勢圖」、「國土承載力」評估,把國土情況調查清楚,得知什麼地方能住多少人、科學園區或工業區應該蓋在那些地方、開闢道路應避開那些敏感區等等。未來內政部的區域計畫、都市計畫等審議委員會,如發現某單位提出的開發落在不適宜地方,或科園園區、工業區未飽和卻又要新設時,就會否決新開發案申請。
他也提到用都市設計概念來解決水的問題,使用「低衝擊開發」,都市不一定都做下水道,也可以多做公園、綠地、透水停車場、滯洪池,朝「海綿型都市」方向努力,在《國土計畫法》未通過前,《全國區域計畫》已納入這些精神。
李鴻源提出的方案聽起來很有道理,如果能落實,相信一定可以朝國土長治久安之路邁進。但實際情況是,官僚體制保守、受到外力拉扯、無法或不願堅持己見,這些看來接近完美的方案不但無法落實,經常卻是往反方向前進。 環團、學者提質疑
以10月17日內政部公告的《全國區域計畫》為例,這本《准國土計畫法》,開放了部分水庫集水區有條件開發。農委會水保局更大幅解禁八成水庫集水區不必畫為特定水保區,可以開發。環保署也簡化水庫集水區的環評開發規定,有些連環評都免了,請問政府是這樣在解決台灣水庫淤積問題的嗎?
另外,《全國區域計畫》將過去「活動斷層兩側一定範圍」的「限制發展地區」降級為「第二級環境敏感地區,可以開發。如果讓活動斷層兩側一定範圍可以蓋房子,那李鴻源剛剛提到「規模六的地震如發生在台北市要倒4000棟房子」的估計,未來要倒的可能就不只4000棟。
而《全國區域計畫》大幅授權地方自治,關於清境超限利用、導致萬大水庫已接近廢庫的問題要如何解決?南投縣政府不但不處理,而且在日前還向環保署提出「清境風景特定區計畫」政策環評,就地合法。請問政府是這樣在處理超限利用?
還有緊鄰農田的工廠灌、排不分離導致灌溉水汙染問題,《全國區域計畫》提出,「輔導非法工廠就地合法,還可要求變更成工業區。未達工業區規模,可檢討變更成一般農業區的丁種建築用地」。未來只怕農田汙染會愈來愈嚴重。
另外類似苗栗縣政府假借「竹南科學園區飽和」開發大埔區段徵收的事,這種明白的謊言,卻可以在內政部連過三通,通過區域計畫委員會、都市計畫委員會、土地徵收委員會。對此,內政部能做的不就是立刻提出檢討報告?
要說官員都沒做事並不公平,目標實現也可以慢慢來,但如果官員總是處在「很多事我們不能講、也做不了,好政策不一定能落實」的無奈狀態,人民該如何期待未來?
李鴻源提到政府要改變思維,我們要建議的是,第一件要做的,不就是上頭的單位,從行政院、經建會、經濟部等單位,讓事務官拋開無謂糾纏,做真正專業的事。 治水要改變思維 錢都花到那裏去
關於下階段治水,經濟部水利署署長楊偉甫提到,未來要改變思維,不是緊急解決淹水問題,而是從河川排水去解決,水流到排水道已經是最末端了,不管多大的設施,超過容量就會泛濫,就像高速公路一到年節就塞車一樣。
因此下一階段治水他要推動「出流管制」,各相關單位要做「洪水分擔」設施,水進入河川排水道前要有其他設施把水分擔掉,才不會超過負荷量,例如,公園、綠地、學校運動場、以及其他地區都應具備滯洪空間。
楊偉甫分析,今年每一場颱風發生時雨量最大的地區,沒有一場低於100毫米,台北市下水道的保護標準78.8年,高雄、台南也差不多 。過去講100年洪水頻率,但如果一年發生10次100年,就不叫做100年防洪頻率。
他提到,東京都下道設計50毫米,城市過度開發已找不到空間裝水,所以東京在河川下做了巨大的地下蓄水池,「我們不希望台北變東京這樣」。
不過,八年1160億預算今年底執行結束,在編列新的六年600億治水後續預算前,水利署應該先交代這些錢都花到哪裏、有什麼成效,把原應用於「總合治水」的錢變成大家有糖吃的「分配型預算」是否合理,會不會實際變成地方跟民代綁樁的錢,這樣的話距離治水目標又有多遠? 水資源管理的知易行難
水資源的合理運用也是知易行難。楊偉甫也不否認,往往國家推動重大政策時,都是政策決定後再請水利署找水、決定地點後再來解決水患問題,所以就發生科學園區蓋在沒水、或應盡量減少廢水汙染的地區。
或是像南部科學園區預定地,早期就是台南市最容易淹水的地區,水利署的任務就是找水、解決水患。然而一開始就選錯地點的建設,最後不一直做工程不然要靠什麼?所以南科才會有滯洪設施、控制水患設施等等。
楊偉甫提到,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發生與農業搶水爭議時,水利署跟中科表示無法滿足中科要的水量,後來方案減到水利署能供給的量。而中科為什麼會接受比較少的水量,說穿了就是根本沒什麼廠商進駐,用不到那麼多水。
另外會中包括生態學會顧問張豐年、環球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張子見、靜宜大學生態系教授楊國禎、彰化醫療界聯盟總幹事林世賢、立委田秋堇、高雄市綠色協會理事長魯台營都提到,集集攔河堰供給六輕用水的公平正義,而且阻斷地下水、加重地層下陷、且可能是造成風吹砂的主因,主張未來應拆堰。
對此楊偉甫回應,集集攔河堰的確有改善空間,例如現在是高出地面的堰壩,如果與地面齊平,閘門打開水流出去後砂石不會流掉。未來希望攔河堰做局部改善,如果有效就有機會不用拆壩。至於六輕,他認為六輕應考慮自籌用水,而他相信「六輕絕對有能力做海水淡化」自給自足。
另外他強調,水土做不好,水庫排砂是一大問題。台灣水庫都已是阿公級的老舊水庫,如何延長使用壽命,「集水區保護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環保署長沈世宏另在會中說明未來養豬廢水的汙染解決方案。 公民參與應落實專業監督
此外,包括官方、民間都提到水資源管理公民參與的重要,但我們要提醒的是,水資源是相當專業的知識,所謂參與不只是開開河川會議,或是參與官方的計畫。如果不能做到專業監督,就無法對官方形成壓力進而做出改變,這樣距離真正的公民參與,就會愈行愈遠,失去了意義。
※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https://shuchuan7.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