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從台中工業區看彰南、二林

2016-07-05 19:24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007772

 

自由廣場》從台中工業區看彰南、二林

2016-07-05 06:00

◎ 張國輝

 

 

 

詩人吳晟反對開發「彰南產業園區」,投書呼籲彰化縣議會維護土地正義。

 

另據媒體報導,彰化縣政府在已開發的六百多公頃的二林精密機械園區旁,準備再把三百多公頃的良田納入,引起彰化縣環保聯盟的質疑,在廣達近千公頃的工業區,目前僅有一家衛材公司進駐,真的有必要再開發工業區嗎?

 

工業區的土地到底要多少,才能滿足工業興辦人?筆者認為是供需的問題。以筆者最熟悉的台中工業區為例,民國六十五到七十年間,台中工業區已完成一、二期開發,面積四百多公頃,當時以機械業為獎勵對象,且都以大面積的基地為設廠標的。然到了民國七十五年,實際上售出去的工業用地不到一半,而建廠的工廠更只有三分之一。雖然區位極佳,交通便捷,還有優渥的投資獎勵,但仍門可羅雀。直到七十六年間,在地方產業界建議下,改為綜合性的工業區,並將待售的工業用地改為大中小面積,供廠商依需求選擇,結果立刻售罄,帶來七十七年建廠的高潮。民國八十年,三期開發完成,循例處理,台中工業區遂成為全國產業最密集的工業區。

 

然而,區位較好的工業區,常成為土地掮客炒作標的。迄今年四月經濟部統計,全國閒置的工業用地有六八六公頃,然產權多在私人手上,其目的恐怕在土地利益,不在設廠投資。不符社會正義、也不符企產的期望!

 

要工業區土地真正回歸產業投資用,並非沒有辦法,如民國八十一年間,政府曾要求工業區購地廠商,如超過兩年未建廠,政府將依出售價格加計利息後購回。由於這道命令,致民國八十一、八十二年又一波建廠高峰。只可惜在中央與地方幾次政權輪替後,這個方案被遺忘了。

 

(作者著有《消失的青埔》,曾任台中市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