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豚不會轉彎!彰化離岸風機恐影響全球僅剩的60隻白海豚

2016-12-28 12:27

白海豚不會轉彎!彰化離岸風機恐影響全球僅剩的60隻白海豚

 


 
離岸風力發電的設置將可能影響白海豚棲息,對沿海生態造成影響。(攝影/蕭芃凱)

「白海豚會轉彎」,吳敦義這一金句讓台灣保育類動物台灣白海豚受到重視。2010年國光石化開發案,計畫在濁水溪河口的濕地填海造陸,將阻斷白海豚洄游路徑,時任行政院長的吳敦義以白海豚會轉彎為由,仍力推開發案。如今,國光石化開發案雖然擋下,但即將要在彰化沿海興建的離岸風機,恐怕會阻斷白海豚迴游的廊道。

離岸風機在近岸將影響海洋生態

能源轉型是蔡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總統府與行政院都承諾「非核家園」,而燃煤造成中南部嚴重空汙,也讓環保署十分頭痛;於是,經濟部、農委會協調農地設置太陽能專區,力拼光電發展,而台灣西海岸的離岸風機設置也正如火如荼召開環評。

白海豚僅適合生存在水深不超過30公尺的地方,也就是濁水溪口的近岸,不過這也正是離岸風機施作最為方便的區域。

彰化環保聯盟秘書吳慧君表示,台灣目前預定的36個風場,平均離岸距離約19公里,但有16個分布在8公里內,是禁漁區、保護礁區、沿海自然保護區,甚至緊鄰白海豚重要棲息地,將對沿海生態造成影響。

據統計,至2016年上半年底為止,歐洲各國離岸風機平均離岸距離45公里,相較之下,台灣的風機設置距離海岸近得許多。吳慧君認為,「國外在技術上都能做到,台灣不能因為工程方便或是技術問題,選擇開發近海區塊,犧牲漁業與生態資源。」在日前的公聽會上,香港的鯨豚專家也指出,台灣白海豚因為只生活在西部近海,如果離岸風機太近,便無處棲息,最有效的方法應是減緩近岸開發。參與環評大會的環保、保育團體也訴求,風機的建置應是先遠岸、後近岸。

白海豚與風機並非不能共存

彰環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我們不反對政府積極發展離岸風力,但在對海域的各種研究嚴重缺漏與不足下,離岸風機選擇水深50公尺以內的區域,將嚴重忽略高敏感的生態環境衝擊與漁業生計衝擊。」誠如歐洲的案例,事實上現今有技術支持在離岸50公里的地方設置風機,環保團體認為,可優先開放彰化外海的區位,但近岸部分先行暫緩。

破碎的資料與調查也是環團的擔憂。施月英指出,經濟部提供的資料竟引用民國73年以前的調查,參考的文獻也不足,顯示我國對於西海岸的生態調查必須盡速啟動。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認為,等政府花三五年把資料都齊備了,再來檢討公布近岸的風場開發,否則發展綠能的美意將讓白海豚消失。

原本在國光石化案落幕之後,林務局曾於2014年著手劃定苗栗到嘉義外傘頂洲做為白海豚重要的棲息環境,但至今仍未公告。風機影響的不只有白海豚的生存,也包括整個沿海、潮間帶的生態系,包括候鳥遷徙路線,亦會連帶影響陸上昆蟲與植物的數量;沿海漁民賴以維生的漁場也將被改變。

28日下午的環評會議共召開5個多小時,最終確認施工範圍與白海豚棲息地間的距離,從能源局建議的500公尺延長到1000公尺,並建議能源局鼓勵業者優先從距離海岸較遠的航道外側區塊,約離岸35公里的地方來設置開發風機相關設施。發展綠能是能源轉型的趨勢,但要保護的環境不只是人所居住的地方,更應顧及整個生態系的存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