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S613

為發展再生能源,經濟部率先鎖定嘉義、台南沿海約770公頃的閒置鹽灘地,預計兩年內大力發展太陽光電,引發地方疑慮,經濟部雖強調,目前劃定範圍已排除濕地,但地方團體指出,鹽灘地也是「濕地」,有些受潮水影響,生態發展很豐富,有些潮水影響不到,生態價值相對低,政府沒做調查和評估,大餅一畫就把所有閒置鹽灘地劃走,「原本政府推綠能是美意,但沒有大眾參與,討論如何兼顧生態、產業等面向,當然引起反彈。」

環保團體認為,有些鹽灘地具有濕地功能。(圖片提供/台南市經發局)
環保團體認為,有些鹽灘地具有濕地功能。(圖片提供/台南市經發局)

鹽灘地也是「濕地」 環團:生態衝擊要顧慮

政府力推「太陽光電兩年推動計畫」,除廣推工廠、農業設施等屋頂型光電外,在盤點閒置空間上,經濟部鎖定了嘉義和台南的閒置鹽灘地,預計兩年內裝置容量可再增加530MW,相當於台中火力電廠的一部機組。

這項決議引發地方團體大反彈,質疑在大面積鹽灘地設置太陽光電會影響生態,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前理事長翁義聰便點名,台南七股鹽田雖不是法定「濕地」,但這個區位可自然感潮,產生週期性的水位、鹽分等變化,是黑面琵鷺的生存棲地,政府要開發,應該謹慎選址。

長期關注綠能發展的彰化環盟理事長蔡嘉陽也說,政府不能排除國家重要濕地後,就認為不會對生態造成影響,因為鳥會四處來回地飛,國外已有研究在談太陽能板反射的強光,會造成鳥類的視覺干擾,迫使鳥的飛行路徑改變,而台南有些鹽灘地是候鳥、黑面琵鷺的覓食地,設置太陽光電後,恐影響牠們覓食,這些鳥就得飛到其他棲地和別人競爭。

瀕臨絕種的黑面琵鷺是台灣的冬候鳥,配合全球普查行動,農委會委託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普查,2016年數量往上增加,且棲息地逐漸從台南、嘉義往北擴張的趨勢,雲林縣紀錄到的黑面琵鷺不但比去年多一倍,還首度在雲林宜悟濕地觀察到其蹤跡。

12742032_1162944427050665_5071615806791415862_n
台灣近年黑面琵鷺數量小幅往上昇。(圖片來源/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地方質疑資訊不公開 綠能發展如何兼顧地方產業?

除生態疑慮外,有團體指出,政府發展綠能資訊完全不透明,沒有在地方召開公聽會,把現有規劃攤開來談,太多疑慮等待解決,地方自然很難完全支持。

長年在嘉義復興鹽田文化的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蔡炅樵表示,西部沿海這數千公頃的鹽灘地就像「國土夢想實驗場」,例如鹽田做產業文化的復興,有人做生態滯洪池,還有鹽灘地拿來蓋台南科學工業區、道路等,國土的應用方式本來就可以很多元。

「對地方來說,生態和生活一樣重要,我們不會用生態反綠能,因為這兩者都具有綠色產值,但如何兼顧兩者,或仔細評估後,選擇最適合的發展比例,需要更多的討論,可惜的是政府在公告這項政策時,有太多資訊沒有公開,甚至連劃了哪些鹽灘地區位,我們至今都不清楚。」

蔡炅樵說,鹽灘地設置太陽能板對土地會造成什麼影響?下面還能不能繼續養魚?沿海那麼多風吹砂會不會影響發電效能?有太多疑慮需要釐清,政府應召開公聽會納入地方聲音。

此外,蔡炅樵認為,現行綠能規劃沒有在地回饋機制,或開放民眾認股,地方人會認為財團進來蓋了太陽能後,利潤都在他們身上,沒有在地參與機制,像開放30%給民眾認股,綠能要獲得地方認同就很難。

能源局:還在規劃 生態等疑慮內政部將討論

面對地方質疑,台南市經發局能源科長郭坤助表示,太陽能選址有很多考量,政府排除了優良農地等區位,「已經沒多少地可找了,」這些鹽灘地都是閒置的公有地,長期沒有使用。

經濟部能源局再生能源科長吳韋逸則解釋,目前的規畫還沒有定案,未來地方將計畫送至中央後,內政部的區域計畫委員會將再針對生態環境等問題進行審查,屆時都有討論的空間。

吳韋逸說,目前還沒辦法把所有選址地圖公開,是因為有些範圍地方政府已有規劃,有些是被占用拿來做魚塭,近期還在盤點,等一切釐清後才能公開。

台南沿海的閒置鹽灘地成為政府發展太陽能的首選。(圖片提供/台南經發局)
台南沿海的閒置鹽灘地成為政府發展太陽能的首選。(圖片提供/台南經發局)